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
:::

清涼藝展是曉雲導師於民國六十三年創辦,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聖誕期間,以佛教藝術來紀念佛誕,迄今已有四十餘年。本屆仍秉持著展覽創立時「清涼消熱惱,人間成淨土」之精神,及「文字般若妙法音,藝術三昧淨娑婆」的悲懷,期以美育作為佛教傳播工作,在此人心熱惱的時代散發一劑清涼散

本屆清涼藝展假華梵文教基金會曉雲山人禪藝空間展出,主題為「天雨妙華·如華開敷」。在大自然中,花朵是其中最令人歡喜的,東西文化中,也總是賦予各類不同的花種特定之內涵,如清代張潮《幽夢影》所說:「梅令人高,蘭令人幽,菊令人淡,蓮令人淨,海棠令人艷,杜鵑令人媚,牡丹令人豪。」古來之文人墨客,也經常歌詠讚嘆花朵的奼紫嫣紅,花卉也同時是古往今來藝術家作畫的重要題材。各種場合,往往只要擺上一盆花,見聞者無不歡喜。種子發芽後,根部深入土壤,逐漸長出葉子和莖,直到成熟後,遂開花結果,這個歷程猶如人的生命歷程,正如《法華經》所言:「以一?雨,潤於人華,各得成實。」

本屆主要之展品為十一幅「天雨妙華」之系列畫作,乃是導師與多年習藝學生林濃所共同指導之系列作品。此十一幅作品曾於七十三年「第十一屆清涼藝展」以「妙華」專題展出,其展出特刊封面題為「天人何事散花飛」。之後,更有雲門師生共同創作,導師稱此依經意創作方式為「現代經變圖」,鼓勵學生努力不懈以此發展。導師於民國七十二年曾宣講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之〈散花品〉,正是「天雨妙華」系列作之依據經典,該品敘述諸天人聽聞須菩提雨法雨後,皆願深化為妙花:「我等寧可化作華.散佛、菩薩摩訶薩、比丘僧、須菩提及般若波羅蜜上」,又「是華是化華,非樹生華是諸天子所散華,從心樹生,非樹生華。」導師及其學生以〈散花品〉為發想,繪製大小妙華彌滿紛飛,畫中天人散花優雅飄逸在風中飛騰,彩帶飄飄的輕盈優雅實不亞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妙姿。

本次展覽,除前舉散花系列畫作外,同時展出導師與花系列相關之畫作,如一九四九年導師在印度泰戈爾大學所繪的「貫花環敬老師」,就是描繪印度以花串讚頌師長高貴、聖潔的行為。一九五七年導師寰宇周行至德國,描繪當地的花卉作為贈禮的「西德之花」。以及導師創作花卉主題,數量甚少,卻別具深意的曇花。一九五六年導師到法國巴黎時,創作了一幀曇花圖,題名為「一切應作如是觀」,以金剛經句對應寫其心境。當時身處世界繁華極致之巴黎都會,但一切風景轉瞬即逝,終歸於寂滅,更感到佛法所說剎那變化、無常之理。導師尚未出家也繪有一幀曇花圖,於一九四二年贈與引領其入佛門的隆蓮法師。

導師的花卉作品中,數量最多,當數蓮花。蓮花在中國宋儒周敦頤《愛蓮說》便提到:「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」,在佛教中更是藉之比喻佛及法的微妙,如《法華經》之華即是「芬陀利」花,即白蓮花。一般植物都是先開花,後結果,蓮花卻是花果同時,藉以譬喻佛法的因果不二。